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规划设计

行业动态 科技创新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治理领域智库建设——中规院2024年“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08-22 02:04:30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以“科技创新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治理领域智库建设”为主题的2024年度“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作为中规院院庆首场重磅学术活动,于3月16日圆满召开。

  七十载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70周年之际,2024年度“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作为中规院院庆首场重磅学术活动,于3月16日圆满召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以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型智库为己任,拓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决策咨询渠道,集中行业内外的智慧,助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度“中规智库”规划创新年会以“科技创新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治理领域智库建设”为主题,邀请了行业领军专家,共议建设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的城市,在这个早春时节,奏响了中规院70周年院庆的暖场序曲。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陈中博在致辞中指出,中规院自2020年提出“中规智库”建设目标以来,每年都举办一百余场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学术活动,“规划创新年会”则是每年百余场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回望“中规智库”2023年的工作,我们在坚持服务中央决策、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服务科技创新、坚持服务行业发展的建设目标引领下,“中规智库”切实成为了政策研究的支撑、应急处置的参谋、正确舆论的引导。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70年。自1954年建院以来,中规院与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规划建设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规院的成长历程,也是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事业发展的缩影。

  我们将以建院70年为新的起点,努力建设成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国家智库,为促进我国住房城乡规划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引导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建构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理论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王凯院长主持了中规院70周年院庆和英文官网启动仪式环节。中规院立足展现“思想高度、历史厚度、专业广度、家园温度”主题,陆续在全院范围内组织了建院70周年标志作品、口号方案征集和院史展览资料、展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努力激发全院职工深厚的爱院情怀,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院庆氛围,力争把70周年院庆办成一次凝心聚力、彰显风范、推进发展的主题活动。通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中规院今天隆重推出建院70周年标志,以此正式拉开70周年院庆帷幕。

  近年来,中规院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扩大对外交流”的要求,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朋友圈”,着力搭建对外开放新渠道,为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2024年,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更好地构建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加快 “走出去”步伐,努力开创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局面,中规院高标准完成了院英文官网建设,在网站功能、内容展示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精心谋划,进一步提升了院官网的平台作用,坚持讲好新时代的中规院故事,Share CAUPDs Stories with the world in English!

  数字化时代,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进一步驱动智能社会发展,互联网、大数据、AI技术为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新路径。

  周成虎院士指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研究是一门科学,因而城市研究是数据密集型研究,需要综合运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的视角构建研究框架,对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社会环境等大数据进行城市感知,定量分析功能空间影响,测度环境与活力指标,进而用于城市形态分析、增长边界实施、城市形态预测,并基于公共空间特质性分析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周成虎院士介绍了数据增强技术的三种范式九大特点,他认为数据增强技术除了能够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效能外,其简单直接易推广的特性能够使规划设计得到更多关注和参与。周成虎院士进一步阐述了对规划大模型的思考,他提出,在大科学融合时代,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发现成为一种新的科研模式,需要探索AI驱动的规划方法,应用规划大模型思维,变革规划人员的研究方式,加速规划与设计过程,进而打造城市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我国建筑业碳排放量(含运行和建材)占全国总碳排放的50%左右,伴随新时期极端气候频发、人居环境提升和城市更新等需求的新挑战,如何通过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科学降低建筑碳排放水平,将成为国家落实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重大战略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庄惟敏院士认为,要落实双碳目标,考虑到建筑业减排总量大、时间短和新技术缺乏等现实情况,需要聚焦典型地域、复杂场景、极端气候挑战下的面向碳中和的建筑理论和方法创新。为此,庄惟敏院士指出,亟需对建筑碳减排耦合机制不清、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减碳技术协同机理缺失、复杂场景下高效减碳范式缺乏三方面的科学难题进行突破,对设计源头进行系统性创新。庄惟敏院士继而提出,要以多因耦合、智能协同、设计引领、全程减碳为目标,通过创建多因素动态协同的源头控碳设计新理论、突破面向碳中和建筑的高效设计与营建新方法、构建典型地域全过程一体化的碳中和建筑营建新范式,对建筑行业2030-2060未来30年发展路径进行战略性科学判断和引领,为建筑行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沿和基础性的科学支撑,贡献“中国范本”。

  王凯院长围绕“把握区域发展新态势 促进大城市地区科学健康发展”的主题,分两方面进行了阐述。王凯院长认为,随着2020年开始的三年疫情,全球进入了后全球化时代,既有的资源-生产-贸易体系面临重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循环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如果不尽快形成国内贸易-产业体系,将对我国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分割的冲击下,全球生产网络以保障韧性与安全为导向,更趋向多点均衡布局、区域集聚。因而,应立足全国国土相对均衡发展的要求,在华东、华北、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等板块构建 “多中心”发展格局;同时,各板块内部应构建起响应“双循环”的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区域分工协作格局,以提升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

  在这样的区域发展新态势下,王凯院长提出,超大特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我们要坚持“一带一路”倡议,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格局;推动大城市地区发展,“以点带面”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加强科学研究,揭示大城市地区组织机理,促进其健康发展;以精准适配的理论方法,促进大城市健康发展,实现区域空间可持续。

  在主旨报告环节结束之际,王凯院长总结道,今天听了两位院士的报告,受益匪浅。一是周院士提出的数字化时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对下一步规划理论的重构有很大的启发。二是,绿色低碳是从建筑到街区,再到城市的全领域技术创新,庄院士从绿色低碳的角度提出了建筑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三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70周年,正是奋进之时,在70年历史积淀基础上,中规院人更需学习新知识、开拓新理念,促进中国城乡规划建设走向新局面。

  张悦教授认为,当前居住需求不断扩张,发展租赁住房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住房租赁企业是发展租赁住房市场的重要内容。

  张悦教授首先介绍了调研住房租赁企业收房偏好的结果,指出租赁住房企业收房偏好的共性主要为:卧室数量较多且公区面积较小、朝南且配备电梯以及品质高且靠近地铁站的房源。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国有租赁企业偏好外围区域房源,而民营租赁企业倾向中心城区房源且在房源选择上体现出更高程度的标准化。

  张悦教授总结了民营和国有企业经营租赁住房发展趋势与机制。他认为,民营企业经营租赁住房发展趋势可概括为“‘高杠杆-快扩张’的自发性市场发展”、“政策激励下的规模扩张与风险加剧”、“监管收紧下秩序重组与新路径探索”三个阶段,其机制可归纳为“市场导向-轻量发展-规模扩张-品质优先”。国有企业经营租赁住房发展趋势可概括为“政策引导下优势初显、体系未成”以及“依托资源禀赋、探索多元供给模式”两个阶段,其机制可归纳为“政策导向-重资发展-多元类型-保障为先”。

  李志刚教授从四个层面介绍了团队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区微更新”领域的最新探索。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李志刚教授提出,城市面临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传统的发展方式走不通,空间、人口、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进入城市时代,社会关系愈加复杂,社会空间愈加分割;人居环境建设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社区建设、维护上存在短板。

  借鉴西方国家社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国内的广州永庆坊模式、北京劲松模式,李志刚教授建议将社区作为重要的实施单元,让居民参与推进城市更新,从而开启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其特征是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空间为载体,目标是以更高品质的空间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需求。李志刚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在湖北的共同缔造创新实践。发言的最后,李志刚教授总结说:社区微更新正成为新时代城乡建设的主战场,以共同缔造为核心的新模式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多样性、吸纳性;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城市主义: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社区微更新需要深耕基层,挖掘地方特色、探索在地化路径。

  长江学者,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导,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章明教授首先介绍了“场域基础设施”概念诞生的背景,指出将城市基础设施效用拓展并发展出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态服务等维度的职能,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复合化、景观化是推动城市滨水空间再生与公共空间高质量建设的重要路径。

  在此基础上,他从理论框架构建、复杂环境要素联结、“复合、协作、动态、多元”四点特征、“物质空间、参与主体、政策法规、工程技术”四大要素、“柔化边界、叠合生长、开放共享”三大策略等方面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他又从空间的多义性、协作的多元性、规则的灵活性、技术的动态性四个维度,对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椒江南岸滨江公共空间、龙城公园活力谷等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实践项目进行了深刻解读,生动展现了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现路径与落地成效。

  穆钧教授首先介绍了⽆⽌桥慈善基⾦支持改善⺠⽣促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该慈善资金通过支持⾹港和内地年轻⼈共同在偏远有需要的地区亲身义务参与乡郊地区建设,广泛联动陆港高校志愿者、师生团队、地方住建部门、村民骨干和国内外科研机构。自2007年至今,⽆⽌桥慈善基⾦已在全国完成50余个乡村落地项目,包含基础设施、示范农房、公共设施等不同项目,同时以陪伴扶助支持乡村发展,直接受益村民达到8万余人。接下来穆钧教授介绍了⼩窝铺⼩区环境教育中⼼在5年时间内已凝聚了200余位志愿者。马岔村民活动中心、万涧萤萤公益书屋等项目,已成为提供社区治理、工匠培训、文化保育、产业孵化、老幼扶助等乡村发展内容的核心载体。通过这些实践项目,穆钧教授提出,我们需要认识到,建筑不应仅仅是被建造的结果,而应把“盖房⼦”这个事件,作为⼀种途径、⼀种⽅法,去搅动乡村社区,以此激活⼈⼼,推动乡村社区向更好的⽅向发展;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在软件与硬件相互协同、专业化研究与示范、多专业协作、陪伴式深耕等方面探索乡村建设问题,对乡村的支持应实现从授之以⻥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周素红教授认为,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物质空间底座和空间组织机理发生了变化。她总结说,信息社会起源于1960年代,发展于1980年代,腾飞于当下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智慧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空间与社会。她提出,信息社会的趋势是城市化与人口集聚,直接效应是流动性增强、时空压缩与虚实互动;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逐步趋向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空间,社会与活动分异的空间。

  周素红教授同时介绍了从城市空间结构到城市时空结构再到城市时空景观的变化规律和现象特征。她认为,不断满足公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的感知需求是空间规划探索的方向。最后,她通过丰富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基于时-空-人耦合的时空景观理论来支撑规划应用,从而进一步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我国人口、财富呈现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城市群与经济带集中的趋势,而这些地区的人口和设施密集、财富高度集中、工程规模庞大且复杂,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必将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功能瘫痪、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恢复等严重后果。因此,翟长海教授认为,提升城市抗震韧性是解决基础设施灾害脆弱性的根本途径,继而需要研究抗震韧性评估关键技术。

  从抗震韧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到建筑及单体基础设施抗震韧性评估、建筑群与基础设施系统韧性评、城市巨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与构建关键技术,再到《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编制和中国首个基础设施抗震韧性分析软件平台开发的经验,翟长海教授系统展示了其团队在城市基础设施抗震韧性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翟长海教授最后介绍说,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大区域地震动场的快速智能构建,建筑、基础设施单体及系统基于物理机制的定量韧性评估,建筑、基础设施抗震韧性设计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实践成效。

  郑院长在总结中提到:今天的报告总体感受有三个字,上午两位院士和王院长的报告非常“高”,高瞻远瞩,无论是从建筑、未来规划,还是区域和大城市发展,很有高度;下午六个报告特别“专”,包括张悦老师讲的租赁住房,李志刚院长讲的社区治理,章明老师讲的场域基础设施或者是景观基础设施,穆钧院长讲的乡村建设,周老师讲的时空景观,翟老师讲的韧性,不仅仅“专”,关键是有一套方法实现。最后是“行”,理论方向明了,关键是如何行动,从中规院的角度应该行走在理论和实践之中,我们需要嫁接这样的桥梁,行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面向未来传承过去很好的做法,行走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规划不创新就没有未来的前途,希望各位专家和领导能够继续支持中规院的工作,希望中规院能跟各位有更好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末,由中国市长协会、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著,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22/2023)》面世,这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第21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重视。而中国城市的发展如何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报告以珍贵的学术观点和鲜活实践为读者提供了参照。思想启发思想,实践引领实践,知行合一,理实合一,是报告的重要特点。报告的问世,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会上举行了《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22/2023)》发布仪式。出席发布仪式的领导和专家包括:中国市长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秘书长杨捷,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原党委书记刘洪海,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研究员王凌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中规院副院长张圣海,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瑞珠,院原党委书记邵益生,院原总规划师张菁参加了会议。中国市长协会、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城市出版社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院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行业动态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首届中规院、北规院、清华同衡三院学术交流会圆满举办

  中规智库 《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会暨中规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成立40周年活动


【产品推荐】